7月4日晚,佛山市三水区云秀山体育场在夜幕中璀璨生辉,佛山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与健力宝杯第十九届佛山 “西甲”足球联赛在此同步拉开帷幕。这场青少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大联欢”,以“双赛同开”的创新形式,成为佛山体育史上的独特风景。
开幕式上,市运会运动员入场仪式庄重热烈,4219名青少年运动员将在15个大项584个小项中角逐,而“西甲”联赛则汇聚全国40支劲旅、920名球员,带来近百场赛事。开幕式《龙腾盛章》表演融合粤曲、舞龙等非遗元素与无人机秀,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体育激情碰撞,令现场观众震撼不已。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山亲临现场,延续家族与三水足球的百年情缘;香港艺人陈百祥三度助阵,BEYOND成员叶世荣献唱《海阔天空》等经典粤曲,将赛场气氛推向高潮。
市运会:体教融合育人才,简约高效办赛事
作为佛山规格最高的综合运动会,市运会自1985年首届举办以来,四年一度从未中断,已成为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本届赛事贯彻“简约、节俭、高效”原则,佛山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主办方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筹全市场馆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承办方三水区人民政府在后勤保障上周密部署,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市运会组委会展现专业协调能力,针对今年全国运动会、省中学生运动会等密集赛程,科学调整市运会日程。以游泳比赛为例,赛事安排充分考虑运动员训练周期与疲劳恢复,分散高强度赛事,保障选手发挥。这种精细化运营,充分展示了佛山举办大型赛事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
值得关注的是,市运会作为佛山体育后备力量的重要摇篮,孕育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陈清晨、2024年世界乒乓球青少年锦标赛多金得主纵歌曼、2025年刷新全国纪录的田径选手梁宝棠等一批闪耀国际赛场的明星运动员。
近年来,佛山深耕“体教融合”,推行“小学兴趣化、初中个性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全国学校体育示范学校12所、国家级校园体育特色学校188所,常年训练学生超2.2万人,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
“西甲”联赛:湾区足球盛宴,文旅融合激活消费
本届佛山“西甲”联赛规模创历史新高,首次设立南、北部(白坭、大塘)分赛区,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体育盛宴。参赛队伍中,粤港澳大湾区球队占比超八成,更有福建厦门球队加盟,美的、健力宝等知名企业牵头组队,阵容涵盖前法国国脚杰雷米・梅内、前广州恒大球员姜宁等球星,以及三水本土“佛山球王”李逸华,兼顾竞技性与群众性。
赛事深度融合文旅元素,三水区在6月至8月推出消费季活动:场内打造“超级星期六” 主题之夜,邀请新疆民族歌舞、高州木偶戏等国家级非遗节目展演;场外举办开渔节、音乐啤酒节等“一镇一节”活动,同步派发超2万张消费券,多个楼盘推出购房优惠,形成“体育+消费”全链条赋能。
作为三水百年足球文化的名片,佛山“西甲”仅2024年赛事便吸引了146万人次观赛、全媒体流量达43亿,2023、2024年接连荣获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广东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等称号,今年更以“湾区世界杯”之势,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双赛联动:从竞技到全民,体育赋能城市发展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运会与“西甲”的联动,既让青少年选手在群众赛事中感受氛围,也让大众通过竞技赛事提升参与热情,形成全民共享的体育氛围。
而这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联动更是贯穿本届市运会始终。7月初,市运会足球赛与佛山“西甲”联赛的相遇;7月底,市运会武术套路比赛成为2025年国际咏春拳大赛的前哨战;8月8日,佛山市第十二届镇(街道)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无缝“接力”市运会篮球赛。
这种“双体联动”模式,更是佛山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云秀山体育场、健力宝青训中心等场馆在承办赛事之余,常态化向市民免费开放,三水人均足球场达1.8块/万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夯实群众体育基础。赛事更助力擦亮“山水佛山 文武双全”城市IP,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文广旅体力量。
随着两项赛事大幕拉开,佛山体育迎来为期一个多月的狂欢。从市运会青少年健儿挥洒汗水,到“西甲”联赛全民共享足球激情,这座城市正以体育为纽带,串联起竞技实力、群众健康与城市发展。未来,赛事将继续书写精彩,让更多人在体育中感受佛山的活力与魅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艳纯 通讯员三宣
图/三宣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