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最前线书写佛山传媒担当
2020-04-02 16:04

冒着生命危险

两次深入隔离病区

拍摄佛山白衣战士战“疫”实况

就着矿泉水啃干粮

一周内完成300多名医护人员战“疫”肖像拍摄

……

在湖北的40天里

佛山传媒集团随队记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

既当记录员又当战斗员

通过手中的纸笔和镜头

用心用情讲述佛山医护人员抗疫感人事迹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汇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诠释了佛山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佛山传媒集团精心策划,聚焦冲锋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报道他们救治患者的感人事迹和敬佑生命、科学救治、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深入挖掘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在战“疫”最前线的故事,佛山传媒集团特别选派三名全媒体记者随队奔赴一线采访报道,他们同样是“最美逆行者”。

佛山传媒集团派出三位记者全程采访报道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图为三人合影。/佛山传媒集团随佛山驰援医疗队记者穆纪武摄(自拍)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长勇高度重视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宣传报道工作,要求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他多次在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视频连线在武汉的佛山传媒集团随队记者,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视频连线慰问随队记者在后方的家属,指示佛山传媒集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一系列关心和支持,成为前方随队记者的坚强后盾。

佛山传媒人主动请缨

奔赴武汉战疫最前线

“大事不缺位、不越位、做到位”,这是佛山传媒集团一贯坚守的新闻理念。

近年来,无论是汶川地震、台风“山竹”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还是每年的全国两会,佛山传媒集团都挑选新闻尖兵组成报道团队,奔赴一线采访报道,接受实战检验。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集团媒体融合优势,守正创新,出色地完成各项报道任务。

刚跨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佛山传媒人再次接到了一份考卷。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国,作为疫情“风暴中心”,武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党中央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组建医疗队紧急驰援。2月12日,佛山也连夜组织322名医务人员,翌日出发驰援武汉。

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媒体人也应义不容辞冲锋在前。始终牢记对佛山这座城市的责任,佛山传媒集团决定派出记者,跟随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采访,第一时间向全市人民发回佛山白衣战士在前方的战“疫”动态。

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作为一名新闻‘老兵’,我不怕感染,只怕自己不在现场。”佛山日报记者李锋有着18年丰富报道经验,主动请缨上战场。

同样入行18年的珠江时报资深摄影记者穆纪武,在接到前往武汉采访通知时,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用镜头定格战‘疫’最前线的动人瞬间,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每一名记者的使命。”穆纪武说。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这也是佛山电视台记者王海涌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为这场战‘疫’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就是记者的职责。”收到通知,王海涌第一时间回复:“我可以随医护军团出征武汉!”

一声令下,李锋、穆纪武、王海涌积极响应,发出了佛山传媒人战“疫”最强音,充分彰显了佛山传媒人的使命与担当。

从确定记者人选,到组织谈话培训,再到集合出发,佛山传媒集团仅用了不到3小时。高效率调兵遣将,恰恰印证了佛山传媒集团时刻与佛山这座城市共奋进。牢记嘱托、肩负使命,佛山传媒集团三名记者勇敢奔赴武汉。

2月13日,佛山派出医疗队驰援湖北,佛山传媒集团三名记者随队勇赴武汉。左起分别为李锋、王海涌、穆纪武。

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佛山传媒集团是为数不多派出记者随驰援湖北医疗队采访的地市媒体。这也是佛山传媒集团外派记者时间最长的一次,对前方记者的身心都是一次严峻考验。省记协还专门给佛山传媒集团随队记者购买了保险,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发挥集团媒体融合优势

传播医护人员战疫故事

全方位报道好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对于佛山传媒集团来说是一场新闻硬仗,只有前后方快速联动,方能打一场漂亮仗。

为此,佛山传媒集团依托重大新闻报道机制,不断加强统筹指挥力度。每天,佛山传媒集团有关负责人通过电话、视频连线等方式与前方随队记者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讨论相关选题,策划系列深度报道等新闻产品,并为随队记者解决生活物资等困难,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战“疫”报道。

与此同时,佛山传媒集团后方记者积极助力前方随队记者。既有前方对新闻点的敏感捕捉,又有后方的密切配合,前后方及时沟通,努力让报道增色,做出新闻“厚度”。此外,前后方携手,快速完成融媒体产品制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武汉战“疫”最前线,佛山传媒集团三名随队记者不畏艰险、各展所长、团结协作,实现跨单位联合“作战”。

作为领队,李锋带着采编团队奔走在医院、驻地,每日至少向后方传回三条图文、视频报道素材,供佛山+等APP采用。采访、写稿、剪辑,早上7时起床,直到凌晨1时,他才能躺下休息。“早上一睁眼就拿起手机刷消息,半夜醒来都要翻一下手机,生怕漏掉任何报道线索和疫情信息。”李锋说。

到达武汉第3天,穆纪武就申请入舱。从早上8时开始,入舱的佛山医疗队队员几乎没有停歇,穆纪武紧随其后,详细记录着佛山医疗队在重症病区精心护理患者、展现医者仁心的真实情况。“不穿一次防护服,不去一次隔离病区,就无法真正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敬业和大爱。”穆纪武感慨道。

2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播送的各地医护人员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救治患者的新闻中,采用了穆纪武深入一线病房拍摄的素材。

从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的那天起,王海涌摄录的电视报道不断从前线发回佛山播出,在电视、醒目视频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佛山最美“逆行者”在武汉战“疫”的好故事、好声音迅速传播。“既然来了前方,一定要尽可能多做些报道。”

在医院、方舱、重症病房等地,佛山传媒集团随队记者舍生忘死地记录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随队记者敬业专业、精益求精,也鼓舞了我们医护人员。”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路海云与穆纪武接触较多。“他时常主动向我了解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希望深入挖掘到更多感人事迹。当得知我们要进隔离病区,他毅然选择跟随拍摄,令我十分敬佩。”路海云说,看到无数医护人员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她在前线感到浑身充满力量。

不仅医护人员,40天来,佛山社会各界通过佛山传媒集团随队记者持续发回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报道,多角度了解到最前线医疗队的战“疫”感人故事。特别是以“佛山最美逆行者”为主题的300多名医护人员战“疫”宣传海报,在佛山全城传播后,感动了无数市民,获得数以万计的点赞。“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些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样子,真的很震撼。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市民王连英说。

这次全程跟进报道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不仅对前方记者是一次考验,对佛山传媒集团也是一次检验。近年来,佛山传媒集团按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要求,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这次正是佛山传媒集团在特殊情况下媒体融合实践的生动体现。

记者亲历

磨砺“四力”担当作为

在武汉战“疫”最前方,佛山传媒集团派出佛山日报社李锋、佛山电视台王海涌、珠江时报社穆纪武3名全媒体记者深入一线,用笔触和镜头全程记录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的战“疫”感人故事,在磨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战场上奋力书写佛山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李锋:“不怕感染,只怕自己不在现场”

“我不怕感染,只怕自己不在现场。”李锋参与过众多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民生热点调查,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然而,再多的经验在未知的病毒面前也无法抵消家人的担忧。“女儿刚满1周岁,如果你有危险怎么办?你得为女儿想想吧!”得知李锋即将前往疫情一线,远在老家的妻子一夜未眠,但在李锋说服下,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理解与支持。

到达武汉后,李锋立刻进入“作战”模式,系统学习新冠肺炎防护知识、防护服穿脱、统筹策划每日报道方向、对接后方佛山传媒集团的报道任务与前方指挥部的约访……

在随队采访的日子里,李锋联动后方记者,连续推出《佛山医疗队的18天武汉时间》《驰援武汉战“疫”的佛山招数》《逆行在最前线的佛山先锋》等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现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在武汉的工作及日常生活。

李锋(手持话筒者)带队在武汉采访。

在武汉的这段时间,李锋精神高度紧张,每天蹲守在医院最前线,捕捉战“疫”一线每一个动人瞬间,而这些白衣战士们逆风前行的无畏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他。“能够亲眼见证并记录这一段历史,这是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当代青年,理应冲锋在前,及时传递佛山与武汉同舟共济的战‘疫’实况,写好故事,凝聚起全民战‘疫’的佛山精神、佛山力量。”李锋说。

穆纪武:“很庆幸,我来到了现场”

300多张不同的脸庞,印刻着相同的暗红色压痕,平静微笑的面容上,透露出同样坚定的眼神——这是一组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的战疫肖像,拍摄者正是穆纪武。

为了更好地反映佛山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采访组选择在他们进出舱时拍摄。“一般是早上8时半、中午12时半和下午4时半拍摄,最多时一天拍摄近80名医护人员,摁快门的手指都快抽筋了。”穆纪武说,拍完就错过饭点,拍摄战疫肖像那几天,采访组几乎没时间好好吃饭,只能就着矿泉水啃干粮。

“新闻行业里有句话,‘如果你的报道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我很庆幸,我来到了现场。”到达武汉第三天,穆纪武就申请入舱。

摄像机、摄影机等拍摄设备难以入舱,穆纪武只能携带一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但即便是手机,也必须消毒,并做好防护措施。“当时想了一个办法,从酒店餐厅借来保鲜膜,先在镜头上贴一层保鲜膜,再把其他地方紧紧包住,做好防护的同时也能尽量保证拍摄效果。”

记者穆纪武在进入方舱医院后自拍留念。

首次入舱,穆纪武既紧张又兴奋,出发前他穿上了纸尿裤。到达医院,距离佛山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病区只隔着几道门,穆纪武大脑一片空白,完全忘记防护服穿戴的正确流程。好在一旁是佛山医疗队队员,在他们帮助下,花了将近1小时,穆纪武终于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踏进战“疫”最前线,详细记录着佛山医疗队在重症病区的战“疫”实况。

王海涌:“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在前”

“爸爸你要去哪儿?”从家里离开时,4岁多的女儿抱着王海涌不愿撒手,哭得泪流满面。努力安抚好女儿,瞒着父母,屏蔽朋友圈所有亲友,征战集结号响起时,王海涌带着摄像机毅然决然地奔赴战“疫”最前线。

“大家好,我是佛山电视台记者王海涌,这里是‘涌在前线’,我在武汉为大家发来现场报道……”2月13日起,每天晚上佛山电视台《六点半新闻》都会固定播出王海涌的新闻报道或视频连线。

从出发那一刻起,王海涌的工作就开始了。佛山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机场出征、登机时武汉籍空姐哽咽致谢、落地武汉后医护人员在酒店互相理发……到达武汉当晚,王海涌来不及休息,第一时间整理视频素材,完成剪辑后传回佛山。

为了挖掘、记录更多一线故事,他每天早上跟随交接早班的医疗队出发前往医院,到晚上医护人员晚班交接完毕再跟随回驻地酒店。回到酒店后,他还要拍摄医疗队日常生活、娱乐等故事,既要展现佛山医护人员在战“疫”一线奋力救治的情形,也要展现他们工作之余自我调节、保持温馨活泼的氛围。每天,他基本只能睡五六个小时。

王海涌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采访拍摄。

“越是艰险的时候,越要在现场;越是关键的时刻,越要冲在前。”只要能够和前线的医护人员碰面,王海涌就是工作状态。“来都来了,一定要尽可能地多拍些画面,多做些报道。”

各界反响

用笔墨和镜头展现大爱佛山

佛山市中医院宣传科科长潘丽雯:感谢佛山传媒集团随队记者,用笔墨和镜头把全体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医护人员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抗疫报道任务重,身处一线的记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隔离病区拍摄和采访,这种大无畏精神值得尊敬。

佛山菠萝义工队队长王治勇: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佛山传媒集团记者发挥了撒播希望与爱的种子的作用。不论是报道佛山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还是社会各界为疫情重点区域伸出援手,都集中展现了大爱佛山。

佛山市民邹杉:虽然我没有身处湖北,但通过佛山传媒集团随队记者的全媒体报道,让我和奋战在当地的医护人员以及市民的心连在了一起。持续的新闻报道让我感受到了抗击疫情的艰辛,也被一线佛山医护人员的故事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