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组向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左三)送上《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中英文版等岭南特色纪念品。
采访组在全平台推出的多篇深度产经报道,《佛山首批海外工厂:18年时间从开荒到布局全球》《集合全球市值“豪赌”佛山发展机会,这家外资企业赢了!》《抢滩东南亚基建新蓝海 “佛山制造”创造新红利》等,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具体的数据,描绘出一幅佛山企业乃至大湾区企业在东南亚布局发展的立体画像。
但出海并不容易。面对复杂的形势,佛企举棋不定:东盟市场是怎么样的?出海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如何迈出海外第一步?……带着这些问题,采访组本着“从佛山出发看世界,从世界归来看佛山”的原则,问计当地官员、知名企业家、商行会会长、专家教授等,推出一系列高端对话专题报道。特派佛山传媒评论员在一线观察,《翻几倍增长!狭长的越南有着广阔的合作市场》《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从越南工业之都一线观察中国制造》《出海“一带一路”见证佛山海外企业的“暖实力”》等等,为出海佛山企业解疑答惑,提炼佛山制造应对大变局下寻求新市场、迈向全球化的方法论。
采访组将这些调研成果形成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越南人文风俗与中国相像,在物流成本和员工效率成本上有优势;印尼人力成本和土地租金只有大湾区1/3的水平,雅万高铁的开通更是刷新了对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认识;马来西亚是工业水平、技术水平和投资环境比较发达的国家,同时华人社会根基深厚,市场开拓的人脉比较宽广。
系列调研报道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2024年“抱团·出海”佛山市外贸企业品牌出海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采访组受邀进行主题发言,分享海外调研的新观点新信息,获得众多中小企业的热烈反响。
《唱行东南亚》系列以“背上一把吉他、同唱一首歌谣”的形式,在大使馆内、工厂里、雅万高铁上与外国青年共同唱响友谊之歌,展现湾区青年活力、开放、向未来的精神面貌。《一起打拼吧》系列通过以“打工人”的第一视角,记者亲身体验工人、业务员、工程师等的真实生活,促进彼此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在海外采访期间,中国驻越南胡志明市总领事馆、中国印尼大使馆、越南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官员都关注到本次采访行动,特邀采访组进行交流。他们认为,佛山传媒此次采访意义重大、形式新颖,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和了解,希望邀请佛山传媒团队今后更多参与中外友好联谊活动。佛山传媒的视频产品也通过他们推送至海内外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佛山传媒还联动海外媒体,获得马来西亚最大及最具历史的华文媒体《星洲日报》《光华日报》专版报道,双方深入沟通共建两地传媒交流合作机制,拓宽佛山传媒连接世界的传播网络。
▲采访组在马来西亚槟城五福堂与广东乡亲合影。
这些文化礼品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是佛山文化“软实力”的一次亮相推广,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佛山,推动佛山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
我们走进了马来西亚吉隆坡130多年历史的广东华人义山,这里安息着无数闯荡南洋的佛山和广府先贤乡亲,带路的海外乡亲们感慨:这是第一次有中国记者实地采访这段重要的历史故事;我们走进了越南郊区几百亩的猪场、鱼塘,看看胡志明市唐人街上人气最旺的顺德菜是怎么名扬东南亚的;我们走进了第一、二代顺德妈姐在槟城的聚居地,寻觅这个自强不息的群体在南洋生活的点滴感人故事;我们走进了最繁忙的马六甲海峡,追溯当地与佛山的历史交往渊源;我们在广府祠堂、会馆与广东海外乡亲握手,感受人情乡情的温度。这次全面、系统的广泛拍摄记录,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佛山海外乡亲、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仔细观看了采访组的报道,深为感动,专门腾出时间接受专访。并与采访组一起热情献歌给佛山家乡人,期待海内外的佛山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继续团结打拼齐齐“捞起”。在采访组的联络沟通下,陆兆福部长在2024年清明节前第一次回到家乡南海盐步陆边村,圆了当年他爷爷叮嘱后辈回乡寻根的心愿。
从这样的深度采访中,我们读懂了中华文化在这片南洋大地的传承发展,挖掘出百年前佛山人在异国他乡的奋斗故事,感受到广东与海外侨胞血脉相系、文化相通的深厚情谊与紧密联系,探讨着新时代海外华人增进中外交流合作的中坚力量,讲述了从古至今广府人敢闯敢拼下南洋的开拓精神。多篇用心用情的专题报道,在东南亚华人群体中引起热烈回响,他们纷纷表示非常希望通过佛山传媒搭建起彼此联系的桥梁,增进对家乡佛山的了解,促进两地的信息和人文交流。
作者|对外传播部 苏结华 严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