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佛山文化何以“圈粉”外国友人?——“佛山奇妙夜”沉浸式舞台演出的背后
2024-10-23 09:42

佛山奇妙夜暨《外国人在佛山》第五季开机仪式由佛山公共外交协会、佛山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数月的策划筹备、锐意创新的舞台形式、媲美《广东千古情》的叙事手段,成就了一段对外交流的佳话。“佛山奇妙夜”能否成为可复制的商业化品牌?基于此,项目组对活动进行了复盘以及后续运营的思考。

▲粤剧《琼花焕彩》。



如何给观众“奇妙”的体验?


国内外多个主打奇妙的文化IP,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都大获成功。佛山有什么东西能让人感到“奇妙”?如何在一个已经不新奇的概念下玩出不一样的东西?这是项目组最难实现、也是最能区别以往任何一场活动的突破点。

很快,我们就锁定了“穿越”这个形式,并将佛山奇妙夜一一拆解,打造一个专属于佛山的奇妙宇宙!

第一个关键词是文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佛山,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是构成佛山奇妙夜最重要的内核。场外部分定位为“穿越古今、奇妙制造”,在百年经堂遗址启动开放式舞台,粤剧换装、粤剧巡游、国风演出、非遗体验、工业制造摊位,让嘉宾能沉浸式体验佛山奇妙制造、十大传统文化。

场内部分,定位为“穿越中外、奇妙岭南”。我们在节目质量上“下重本”。邀请广州歌舞剧院、佛山粤剧院等专业表演团队,带来看家剧目。“琼花幻彩”“醒狮”“龙舟竞渡”三个节目让观众们叹为观止。

第二个关键词是沉浸式。区别于其他文化演出活动,我们打破传统主持人串场的晚会形式,而是编排了沉浸式的微话剧作为节目串联。

春分时节,春雷阵阵,在佛山生活的外国人Ruben误入奇境商店,认识了由“石湾公仔”化成的姐妹花“奇奇”“妙妙”,开启了一连串的奇遇……而为了增强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将观众也作为“演员”的一部分。时而从观众席前划过的龙舟,时而从观众席后出现的赶集小孩和从天而降的礼物,让人感觉惊喜又浪漫。

在有限的预算下,总导演贺哲和沈璟瑜充分利用声、光、电、雾等舞台元素,让舞台幻化出时光隧道、湖面、雨夜等场景,呈现出月光洒在湖上的美景,乘风破浪的龙舟、和热闹的市集,整体舞台的氛围感很强。

在这背后,一百多名的演员,超10个演出团体,众多的道具上下,没有固定的台口位置,这些无不极大增加了活动的执行难度。

为此我们安排了常规活动2倍的人手配备,提前三日进场全天候彩排,才成就了几乎0失误的演出。有观众离场后,感叹“比广东千古情更好看”,更有嘉宾在活动结束几个月后问,能不能加演一场?

▲舞蹈《龙舟》。



一次公共外交的创新探索


“佛山奇妙夜”的诞生,背后是佛山公共外交的一次大胆创新探索。奇妙是我们的表现形式,而输出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包容的佛山形象,是活动的内核。但外国自由、热烈的风格,不太接受一个很强目的性的活动,我们只能软性植入其中。

在晚会最后,导演特意编排了一个快闪形式的合唱环节。由充满广东色彩的《彩云追月》引入,大幕拉开,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小孩子,共同以中文加入演唱。为了更加凸显国际性和包容性,由观众席的企业家自发走上舞台,和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共同献上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这一个精心策划的环节把佛山奇妙夜气氛拉到高潮,通过精心讲好佛山故事、演绎佛山精彩,促进佛山与世界更好互联互通、互学互鉴。

而在宣传上,我们将外宣作为最重要的环节,提前策划,锁定由外国人视觉体验中式美的主题,最终由对外传播部和电视编发部联手策划的短视频,被全省外宣平台GDTODAY采用,活动还通过400多名嘉宾的朋友圈、Facebook、twitter、小红书等账号,在平台上话题不断发酵、传播,提升佛山美誉度。

▲《佛山奇妙夜》团队合照。



沉浸式舞台演出能否进入市场?


佛山奇妙夜的小试牛刀,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沉浸式舞台剧的可持续的经营可能性。

纵观佛山,能以奇妙作为卖点的景区和演出几乎没有,而唯一相似的广东千古情,又是固定的演出,不能因应不同产生变化。

佛山奇妙夜则是多变的、灵活的以及可个性化定制的。在受众上,可以因应不同的群里,个性化定制脚本;在演出场地上,可以因应古村落、园林、景区等相结合去布置美陈;在演出团队上,我们可以以固定的班底变化出多种节目。

目前佛山奇妙夜的策划团队,作为从策划到执行,全盘承接。但同时作为一个可后续培育的新品牌,也希望可以得到集团更多指导、支持和培育,让它能真正成为佛山传媒自主的品牌文旅精品项目。

作者|佛山珠江传媒知政文化有限公司 崔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