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西甲”足球联赛是佛山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体育活动之一,从2002年起已举办十七届。因历年来在三水区西南街道举行,被球迷们昵称为“西甲”。经过多年培育,佛山“西甲”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今年赛事规模从去年32支球队扩容到40支,920名球员驰骋绿茵。95场赛事累计吸引超过180万人次进场,场均观众接近2万人次。
8月30日晚,“健力宝杯”第十九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迎来终极决赛,广东凤铝以3:0击败对手广东联润丰泽,首度捧起佛山“西甲”冠军奖杯。
冠军之夜沸腾不止,全城掀起“西甲”热潮:自7月4日开幕以来,赛事吸引入场观众超180万人次、相关网络话题总流量突破50亿,更带动赛场周边夜市消费超5000万元,同比增长51.5%,真正实现“文体搭台,经济唱戏”。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脚步渐近,在佛山民间,一场足球赛完美演绎“全民全运”的精彩范式。它以群众之名,展专业之实;以足球为媒,促文化交融;以赛场为核,燃消费热潮。
球迷汹涌的激情是佛山“西甲”越办越火的关键。赛前,三水已由民间爱好者自发组建球迷联盟。赛事期间,身穿各色球衣的球迷们擂鼓呐喊,甚至跨越三四百公里前来观赛,成为云秀山体育场上的一抹亮色。赛事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后,云秀山更是时常因点球鏖战至夜晚11点,看台上依旧人头攒动、呼声震天。
竞技水平与球迷热情持续带动线上流量攀升。据统计,赛事相关网络话题总流量突破50亿,影响力持续扩大,让佛山“西甲”成为观察中国区县级民间足球发展的一个亮眼样本。
最烟火的派对
文体搭台,经济唱戏
如果说激烈赛事是佛山“西甲”的硬实力,那么浓浓的烟火气便是佛山“西甲”展现城市温度的软实力。
这里有最具文化味的“西甲之夜”。每逢赛事中场休息时,新疆歌舞翩跹摇曳、高州木偶戏重现冼夫人练兵气势、侗族婚俗演绎浪漫爱情、港乐歌手引领全场大合唱……本届赛事,主办方举办了超过20场的“西甲之夜”,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轮番登场,质优实惠的“佛山制造”奖品“益街坊”,打造了精彩不止足球的全民派对。
这里也有最旺盛的消费热力场。数据显示,赛事带动各类消费超5000万元、同比增长51.5%。赛场周边的西甲啤酒广场、江边仓等商圈是最大赢家,每逢赛事日车流不息。更多“小店”借势起飞:距离赛场最近的商圈暑假新开8家门店,涵盖餐饮、亲子等业态;距离赛场最近的咖啡厅高峰时日售近千杯;赞助赛事的河鲜店7月营业额增长30%……
放眼全域,三水统筹区镇村三级文商旅资源,推出开渔节、冬瓜王大赛、“荷”文化节等“一镇一节”活动,各分赛区配套文创市集、美食摊位,广派超9万张消费券等,以“足球+”推动文商旅融合,佛山“西甲”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最民间的赛事
全民足球,全运升温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超”级赛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随着粤港澳三地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临近,群众性体育运动迎来更广阔舞台。佛山“西甲”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与高参与度,恰恰呼应“全民全运”的办赛理念。
赛事始终坚持不设门票的惠民性质,今年还首设南部白坭、北部大塘两个分赛区,实现赛事扩容。仅3个月,两镇新建足球中心惊艳亮相,不仅有效填补了农村专业足球场地的空白,更是将高水平赛事直接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仅有3000座位席的三水北部足球中心,9个比赛日吸引市民游客超16万人次,极大激发了基层的足球热情。
如今,三水区拥有159块足球场地,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全民足球普及提供坚实保障。2025年以来,三水几乎月月都有重磅足球赛事,尤其是佛山“西甲”品牌已扩展到全龄段赛事,形成全民参与的体育生态。
以佛山“西甲”为媒,三水持续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蓄势赋能。以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西南街道为例,借势赛事举办,西南街道重点改造云秀山片区及周边环境,深度融合三水“百年足球”文化特色,展现中心城区魅力。利用赛事IP影响力,推动西南“几字湾”影视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助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以正在进行的激烈赛事为背景,三水区互联网行业党委还举行了10场“百千万工程”网络强村直播,通过创新宣传场景,邀请典型村代表上线推介,生动展示三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成效。
从“菜市场踢球”的市井传统,到如今媲美职业联赛的全民盛会,三水让佛山“西甲”跳出单一足球竞技,发展为融合区域文化、经济、民生的综合性文化体育IP,也让全运精神真正扎根市井,焕发城市新活力。